陸達( 1914年-1996年),北京市人,冶金工程技術專家,中國冶金科技領域的帶頭人之一。1933年在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學習,1936年參加旅歐抗日救國聯合會和反帝大同盟,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,先后擔任兵工局工程師、太原軍事管制委員會工業接管組副組長、重工業部鋼鐵局副局長、冶金部副部長等職,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、第六、第七屆代表,中共第十次代表大會代表。在抗日根據地極端艱苦的條件下,將白口生鐵鑄件韌化處理加工制作炮彈(根據地的“三大創造”之一),為了生產灰口生鐵,創建了故縣鐵廠,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。
抗戰時期,八路軍制造迫擊炮和擲彈筒的彈殼體必須用灰口生鐵鑄造,經車削加工后才能制成炮彈。但當時根據地沒有灰口生鐵,唯一的途徑是設法利用當地用方爐坩堝冶煉的白口生鐵。但白口生鐵脆且硬,不能車削加工做炮彈殼體,陸達考慮到敵后根據地敵人“掃蕩”頻繁,不能建造高爐的情況,為了盡快生產出炮彈,提出將白口生鐵進行韌化處理,即在950℃左右高溫下長時間保溫,使其組織中的碳化鐵分解,轉化為可鍛性鑄鐵的組織,將原先硬脆的白口生鐵炮彈殼進行韌性處理,解決了車削加工和制造炮彈的難題。從1941年末到1943年末,柳溝鐵廠和青城鐵廠為前方提供了50毫米和80毫米口徑的迫擊炮彈達11萬多發。之后,又進行工藝改進,采用將炮彈坯放在密封的生鐵箱中進行燜火韌化的方法,以防止氧化脫皮;以銀元塊和硼砂的熔點溫度為標準來控制燜火溫度;用特別卡具板檢測燜火后彈坯的膨脹量來控制韌化處理的程度等。這樣,炮彈毛坯韌化處理的合格率由30%提高到95%,而且大大提高了機床生產炮彈殼的效率,柳溝鐵廠的月產量由4000發提高到30000發。白口生鐵韌化處理工藝在抗日根據地取得成功,為革命戰爭作出了重大貢獻,發揮了重要的作用。
在陸達的帶領下,在太行解放區創建了第一座近代高爐煉鐵廠——故縣鐵廠,大量生產灰口生鐵,用以制造炮彈,為支援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,作出了重大貢獻。晉冀魯豫軍區和軍工部首長特發電祝賀,并給全廠職工集體記一大功。
新中國建立后,陸達主持和指導了太原鋼廠、大冶鋼廠的擴建和改造以及武鋼轉爐煉鋼的技術攻關,將鋼鐵研究院建成冶金新型材料研究和開發的重要基地,研制出為國防尖端技術和國民經濟急需的重要金屬材料,為中國核能、航天、航空、艦船、兵器等工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。與此同時,為培養冶金科技人才和發展、提高鋼鐵品種、質量做出了重要貢獻。
(來源/中國兵工報)